小儿耳疾的几大分类与对策
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对6,小儿872名儿童进行研究后,公布一项新发现:有21.6%的耳疾2至3岁儿童存在中耳积液——平均不到5人之中即有一人“中招”,4至5岁及6至7岁儿童的大对策存在率则分别为7.1%及5.2%。 结果了显示儿童年纪愈小,分类存在中耳积液的小儿机会愈高,而严重的耳疾中耳积液会导致弱听、听骨及鼓膜硬化,大对策甚至听力永久损失成为“聋儿”,分类这将阻碍儿童的小儿语言、学业和社交发展!事实上,耳疾已有研究结果表明:没有中耳积液的大对策儿童中,有85%的分类人听力正常,但存在中耳积液的小儿儿童,只有50%的耳疾人达到正常水平 。 中耳积液是大对策慢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。当耳到咽喉的通路——耳咽管阻塞,患者的分泌物不能透过耳腔流至鼻腔排出,而是停留在中耳腔内,便形成中耳积液。急性中耳炎临床上以婴幼儿多见,主要是因为小儿的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、平直,且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,这会引起耳咽管炎症,当细菌再一步进入中耳,就出现了中耳炎。另外小儿饮食时易发生呛咳、呕吐,食物也易从耳咽管进入中耳而产生炎症。 急性中耳炎患者会出现发烧、耳痛等病征,但语言能力不足的小儿只能以挠耳或摆头哭闹等方式来表达,有的家长疏忽未能为其及时救治,或急性期的抗生素治疗不彻底,就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。 慢性中耳炎可能不再有耳痛的症状,但这对于小儿更危险,因为在大人更不易发觉的情况下,它常伴随着的中耳积液可能对听力造成巨大危害——虽然八成患病的儿童可自行痊愈,但部份患儿会持续患病,少数患儿会因病导致轻度至中度听力受损,严重的会破坏中耳结构,令听骨连同鼓膜硬化失去对声波的反应力,造成听力永久损失。 本网医生提醒:家长应提高警觉去留意子女的听觉,如果孩子经常对喊话告诉不回应,不要光顾着以为他们“喊不理、教不听”而生气,还要考虑可能是他们耳朵出现了毛病。当孩子出现持续敏感、鼻塞、患扁桃腺炎及急性中耳炎等情况后,日后出现中耳积液的风险较高,对于上述病况应尽快求诊,并应随时测查听力情况。此外,对于无口头表达能力的幼儿出现挠耳或晃头哭闹时,要特别留意请医生为其检查耳部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三代试管不能移植两个囊胚!单囊胚移植的好处
- 特步儿童X上海体育大学 培养健康专家 赋能终端打造健康成长新生态
- 小儿厌食症的家庭调护
- 宫寒,都是女人自找的!你还真的要相信
- 打促排卵针不会引起卵巢早衰!不过这些后遗症还是要当心
- 怎样喂养孩子更健康更聪明?
- 英国5岁儿童平均身高正在下降 肥胖程度增加了近1/3
- 大龄妇女想要再怀孕,夫妻双方最好先做全身体检
- 排卵障碍做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分析,几次可以怀孕看过来
- 夏季宝宝厌食 调养最重要
- 如何让男人老老实实呆在家
- 宝宝发育迟缓两个月也算正常
- 第三代试管婴儿省钱攻略:选经验丰富医院是重要一环
- 女性4种疼痛别忍 小心妇科病缠身
- 大约2/3的儿童,有特别偏爱或总是拒绝吃某些食物的习惯
- 四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有哪些?
- 三代试管不能移植两个囊胚!单囊胚移植的好处
- 婴儿骨质软 睡姿要常换
- 卵子排出后的最佳受孕时间
- 新生比成熟脑细胞更“好学”
- 搜索
-